“女儿考上了研究生,儿子上了高中,村里水电路都通到了家门口,有利于发展产业,在政策的帮扶下,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7月30日,刚从地里刨土豆回来的大保当镇摆言采当村村民闫秀芳说起现在的生活一脸笑容。今年47岁的闫秀芳,丈夫去世多年,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因家庭贫困,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2017年,政府统一为贫困户引种羊子,闫秀芳一次性引种10只,同村的养殖大户又给了4只,加之原来的20多只,她家的羊子一下子增加到30多只。一心想改造圈舍,扩大养殖规模,但又没有足够资金,帮扶责任人李军得知消息后,经多方争取,为闫秀芳修建起了70平米的标准化养羊场,村两委也专门联系技术人员免费上门对她进行技能辅导。同年,还为她修缮加固了房屋,申请了公益性岗位村保洁员,每个月增加600元的收入。闫秀芳说,那一年,好政策接二连三,让她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奔头。2018年,她主动向村委会递交了申请书,自愿申请脱贫。
“闫秀芳很勤奋,经常说要更努力奋斗,才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她也要为孩子们树立勤劳致富的榜样。”摆言采当村第一书记郭大志说。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闫秀芳白天放羊,早晚出去砍草料,回家后为羊子补食玉米豆子料,羊子们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各个长得膘肥体壮。此外,她还利用羊粪作为肥料,种植青贮玉米18亩,确保羊子在冬季也能吃上绿色饲料。
“我们村的羊都是绿色饲养、肉质好、营养丰富,而且村里有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农产品店。我去年光养羊就收入2万多元,加上羊绒奖补3000元,打零工2万元,危房改造等共收入5万多元。”如今,闫秀芳的羊圈存栏羊子达到60多只,她还利用村里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殖,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编辑:訾慧娟 张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