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国家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任务和使命。但是国家目标、任务和使命都是以中国人民为中心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全民共享的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成果让14亿中国人共享小康。自有史以来,贫困和饥饿都是人类的顽疾。至今为止还有许多国家的人民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明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代化建设成果让14亿中国人摆脱贫困和饥饿,全面奔向小康社会,走上了真正的康庄大道。
现代化建设成果让14亿中国人共享教育更公平。人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古以来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是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直面问题,提出方案,高屋建瓴,统筹兼顾,鲜明的改革导向体现教育方针,激发了各个教育主体的活力。让教育资源更普惠,更公平,让最广大人民的教育获得感更强烈、更满意、更安心。
现代化建设成果让14亿中国人共享住房公平。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成为未来我国住房政策核心指导思想。近几年来,政府围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全国各地的实施已初见成效,扶摇直上的房价得到有效抑制。在不久的将来,对全体人民来说,房子不再是奢侈品,也不再是压垮人民的山峰,而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直接来源。
现代化建设成果让14亿人民在衣食住行,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全方面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现代化建设的真正成果和意义,也才是国家真正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