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元宵节临近,神木市各村组秧歌排练也热火朝天地展开,喜迎元宵佳节的到来。
这几天,在沙峁镇菜园沟村沿黄乡村民俗博物馆的院子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支由本村群众组成的秧歌队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虽然天气寒冷,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排练热情。队员们精神抖擞,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挥舞着色彩艳丽的扇子,和着欢快的节拍,脸上洋溢着笑容,在领队的指导下认真练习着每一个动作,准备在元宵佳节用精彩的表演为全村村民送去新春的祝福。“菜园沟秧歌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传统表演曲目,每年腊月就开始排练,正月初十开始演出,秧歌队成员主要有老中青三代组成,大到八十几岁、最小的队员只有四五岁。”秧歌队领队刘宏亮告诉记者。
“菜园沟村的秧歌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文化,秧歌的动作主要从村民长期从事劳动演化而来,秧歌主要有老秧歌、一字长蛇阵、四门兜底阵、流水船、骑毛驴等。”刘宏亮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菜园沟村的秧歌逐渐发展成了阵容庞大、内容丰富的民间歌舞艺术。秧歌在时代的变迁中,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通过不断继承和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形式越发多样,在秧歌表演中融入了农耕文化元素、红色文化元素等,今年还排练了丰收舞蹈,有说有唱,亦歌亦舞,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日臻完善的地方艺术。 “随着农村经济的振兴,我们村的秧歌表演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为父老乡亲们带来节日的欢乐。”刘宏亮表示。
为了给全村群众送上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菜园沟村秧歌队的队员们每天从早上吃过饭开始排练,力争在演出时把最精彩的表现展现给大家。
秧歌的排练,不仅给村里爱好秧歌艺术的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而且丰富了冬闲时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
“我是菜园沟村村民,也是秧歌队老队员,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扭秧歌,十多岁开始参加村里组织的秧歌队,陆陆续续到今年扭了三十多年了,最近每天吃完早饭就过来练,晚上也练。我们村秧歌由来已久,作为村民我们参加扭秧歌是传承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也为村民过年增添一种喜庆气氛,也锻炼我们自己的身体。”菜园沟村村民刘外霞在休息间隙说道。
近年来,菜园沟村依托厚重的乡土文化和红色资源优势,举全村之力,集全村之智,创新开展“闹元宵”等文体娱乐系列活动,通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思想润心、文化铸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添彩。“今年,我们村元宵节的系列活动除了有秧歌表演,还有二人台表演、灯游会、烟花秀等,今后,我们会将这些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让村民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力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菜园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刘立平说。
编辑:王林军